top of page

以詩來會友

趙天福演詩館

本土語言傳承

依據趙世琛編《趟氏族譜》,大肚趙氏家族祖籍為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趙三、趟送與趙光亨堂兄弟三人東渡來臺,落腳於大肚下堡,開基地分別為:大東村(趙三派)、大肚村(趙送派)與永和村(趟光亨派),其中趟光亨有「九十三祖」之稱,自清季陸績開枝散葉,後人有「大肚趙一半」之喻。

趙港為渡臺第六代,來自「趟三派」一脈,趙三公今存有開基祖厝:「天水堂」供後人憑弔,而趙家三兄弟隊後代期待不同,大哥期望後代平平安安,老二希望後代重文風,老三則是盼望人丁興旺。


「趙天福演詩館」為臺灣推行台語演詩場所,長達數十年的理想,終於在112年年底整修完成,並訂於113年元月27日正式開幕,將古人傳統書法融合台語詩詞,書寫在演詩館的牆壁上長久保存,讓寶貴的臺語詩文化留存與傳承,讓民眾能一同欣賞古厝的歷史之美,讓每個人都能留下自己的足跡。

 

本案乃趟家之祭把公業土地荒無使用,為了傅承閩南語演詩之技術,規劃妥善運用土地,並規劃成「趙天福演詩館」。建築形式為一廳三房一廁,牆體為紅磚與土,屋架為擱澟式木結構,屋面為臺灣傳統仰合瓦。

語大眾交流

|整修過程|

本案為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歷史老屋建物整修案,獲得核定補助比率45%,建物相關整修經費約57萬元。2023年07月04日開工,2023年11月30日竣工。



|整修重點|

①水電申請及室內外水電裝設

②房間牆面修繕

③廁所修繕

④屋頂屋瓦修繕、漏水處理

⑤地板修復

⑥門窗更新換裝、加強油漆處理

⑦屋外門面、地板和環境整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