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棲老街的細語
街仔尾冊店
紅磚堆砌的回憶
本案建物坐落於台中梧棲老街附近,老街是原發展脈絡的主要集中區,經環境快速的愛遷及發展下,原有的梧棲老街光景不再。目前的老街居住人數日益減少,但建築形式至今仍清楚看出當時繁榮的痕跡。
梧棲街即是現今的梧棲路,北接梧北路、南至台灣大道,以及東建路、西建路一代,現今文字上的介紹最常見到書寫為「梧棲老街」•當地人慣稱「梧棲街仔」、日本時代舊稱「梧棲港街」是早年梧棲漁業、航運和商業的經濟活動中心,當時有許多行業聚集,如船頭行、診所、雜貨店、餅店等等,可看出當時梧棲街上的繁華。
目前所見得之老建物絕大部分皆是日治時期西元1935年(昭和10年)四月三十一日發生的墩仔腳大地震(或稱關刀山大地震、中部大地震),實施市區街道改正後再行改建,災後經過修復後,重建的日式二層樓之混泥土洋房建築為主。
為了吸引人潮走進梧棲老街,選定此基地作為遠行遊客的休憩空間,藉此更貼近當地居住模式,連動帶起老街氛圍。
於1935年興建時,建築牆面大多使用的建築材料是紅磚及土磚,內部隔間牆部分則是木造,天花板上的樑及窗框也是木造,部分樑及木框的木頭因年代久遠有明顯毀損狀況。
回歸地方生活風景
|整修過程|
本案為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協助爭取文化部補助,於2020年03月31日獲得45%之補助比例,建物相關整修經費約215萬元,2021年07月09日開工,2022年07月24日竣工。
|整修重點|
(1)結構體整修
由於整體結構已遭破壞,考量未來之結構安全,部分將以現代木構材料,結合鋼板接頭,強化結構安全方式施作,樓板及屋架均保持木構架。
(2)二樓木構樓板整修
以台檜或杉木為主,採用原榫接工法仿作。
(3)屋頂木構架整修
(4) 立面整修
騎樓之混凝土柱整修後保留,立面均已軼失,騎樓內側配合進駐商業須要,擬配合既有之老照片之騎樓內側立面之設計模式及分割,立面上方亦採原有之鐵條窗戶內部裝設玻璃,呈現原始之特色。
(5)二樓木梯、木構及地板損壞,將依原貌仿作修復。
(6)屋面整修
考量結構載重因素,以輕質之三明治鋼瓦鋪設並加入防水層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