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郎醫師物語
蔡內科故居
診所林立的舊城區
日治時期臺中舊市區,醫院診所的密度應該算是全臺第一,散落在舊市區許多角落的閒置診所醫院,充滿了早期醫療文史的舞台空間。原建築物為日本人名字叫”吉田”先生所興建,因此建築物正立面之上方才有一”吉”字之洗石子標誌,原是作為一般商業使用,日本人撤退後,建築物所有權落入台中清水望族之手,蔡醫師再向其購買作為診所之用。
蔡內科診所,原為蔡哲雄醫師的父親與其大哥當年行醫之醫生館(診所),為日治時期相當具知名度之內科診所,1949-1975 為其父親蔡惠郎醫師之診所,1975-1993 為其大哥蔡昭雄醫師之診所,當時中區為臺中政商核心區位,也是許多醫生館開設的集中所在,蔡哲雄醫師的父親即是在日治時代著名的醫生。
目前散落在舊市區許多角落的閒置診所醫院,充滿了早期醫療文史的舞台空間,而關於台灣醫療史的空問人文解讀,將在近日與蔡哲雄醫師約期訪談後開啟記憶!
蔡內科建築在日治時期由日本人所興建,屬於折衷主義式建築,亦具有新藝術風格的街屋形式,混合了日本殖民時期的技術,融合古典建築樣式。
為二層樓建築,整體外觀簡潔有力,頂部線條乾淨俐落,既無多餘的裝飾,也沒有圍繞牆頭的花草飾帶,直線線條利落毫無裝飾,局部裝飾集中在女兒牆上,具氣派大門及寬廣的騎樓空間,幾近落地的窗戶,使得內部空間顯得非常明亮,像是具有風格品味的文化堡壘。屋頂為木構桁架,整體現況保持尚可,局部受到破壞,醫生館的內部隔間與掛號診間,都維持著舊時鮮明的記憶,是一棟值得一再回味的醫生館老宅。
醫療歷史的軌跡
|整修過程|
本案為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協助爭取文化部補助,於2020年07月01日獲得核定補助比率50%,建物相關整修經費約610萬元。2022年03月3日開工,2023年05月18日竣工。
|整修重點|
①結構體局部整修
由於整體結構大致完整,局部須進行結構補強,屋架局部整修保持原有木構架。
②屋頂木構架整修
以臺檜或杉木為主,採用原榫接工法仿作。
③立面整修
立面管線整理、清洗工程,表面防護劑施工,以恢復原貌為原則施作。
④屋面整修
新作屋面文化瓦型水泥瓦。
⑤一、二樓木門窗破壞修復
⑥一、二樓木門窗表面清理及局部破壞修復,採用原榫接工法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