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走!到老建築打球去
東海大學體育館
身兼禮堂的體育館
文理大道建築群構成早期校園主要建築。由貝聿銘先生與陳其寬、張肇康先生共同規劃,其中包括東海早期最大建築——體育館。
東海原始的整體構想中,貝聿銘先生希望將大禮堂、體育館與游泳池合關一個庭院,以符應「合院」的設計精神。在中正紀念堂完工之前,體育館兼具大禮堂的功能。第一次有室內標準籃球場,周圍有4個練習球場;第二層作為大禮堂,有活動式舞臺,可容納1千個以上的座位,舉及月會、週會、主日崇拜、畢業典禮等大型集會,均在此舉行。1986年中正紀念堂完工後,大型集會活動移往該處,體育館則專門舉辦室內體育活動。為擴大室內體育活動空間,還拆除原大禮堂的舞臺,移到田徑場改為小型司令臺。
約農路旁的體育館,是由張肇康負責細部設計、施工,衡量建物所在地形的坡度後,以地基下挖方式建造,讓人從約農路望去,不會直觀感受其量體的巨大。而建物前後跨距約20多公尺,又必須蓋上一個碩大的中國式斜屋頂,因此支撐的樑柱相對粗大,但卻巧妙地切割大片平面;體育館與約農路間的草坪、相互錯落的松樹,透過光影的穿透,營造非凡的感官體驗,與地景融為一體的體育館設計,看見一甲子前,與自然共生的東海校園文化。
修復一甲子
|整修過程|
本案為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與東海大學協助爭取文化部補助,於2019年03月28日獲得核定補助比率40%,2020年09月01日開工,2022年01月24日竣工。
|整修重點|
體育館整體保存狀況良好,但仍有雨水滲漏以及邊坡滑動之問題需盡速處理,以免加劇對建築本體之損壞。本計畫主要以體育館現況損壞以及可能造成本體損壞之原因進行修復與改善,未嚴重損壞者則加強保養延續壽命。
執行工作略可分為以下五項:
①防水與排水系統改善
②屋面修復
③構體裂縫與陶管漏牆修復
④擋土牆與本體結構體補強
⑤地坪工程
bottom of page